前一段时间,哈尔滨频频登上热搜。

在特色的冰雪文化的加持下,不少南方游客都争相而来。

在游客们还在感慨于冰雪艺术的绚丽之时,哈尔滨凭借着热心好客的服务态度以及物美价廉的经济风格,迅速将宾至如归打造成了自己的名片。

为了展示自己的特色文化,哈尔滨还特地请出了“鄂伦春族”,引发了全国民众的好奇。

融入现代化的狩猎型部落

当鄂伦春族出现在民众面前时,民众最先注意到的就是他们头上戴着的狍皮帽,也叫“狍角帽”,整体可以看见狍子的面部特征,如耸立的狍角和耳朵。

在此之下,还保留有原本狍子的眼眶,作为狩猎制品的物件,却丝毫不让人感到恐惧,不少游客都希望可以获得同款帽子。

在后来官方的解释下,民众才打消了这个念头,因为狍子属于国家保护动物,所以现在的“狍角帽”已经成为了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官方对鄂伦春民族的介绍中,鄂伦春民族的男子在冬季会佩戴狍角帽,而夏季则会佩戴“巴里”帽,一种用布做成的尖顶帽。

在小学课本的封面上,有一幅56个民族共同的画像,其中后排头戴“狍角帽”的小男孩,就代表着鄂伦春族,他身上的衣饰能看出有明显的兽皮痕迹,且其头上戴着的“狍角帽”有着明显的狍角和眼鼻,这个形象其实是卡通化的,是为了与画像中的少年相匹配。

由狩猎伪装到饰品的转变

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狍角帽”是很少保留狍角的,鄂伦春人使用“狍角帽”的目的,不仅仅是装饰与取暖,更重要的是为了协助狩猎。

在物质匮乏的年代,鄂伦春族基本靠着狩猎来维持生活,为了在冬季获得物资,他们学会了伪装狩猎。

在冬季,他们将身子埋在雪层之下,将头探出,在外界看来,很像一只趴在地上的狍子,许多食肉动物在冬季都会处在食物短缺的位置,因此会出来寻猎,当看到远处趴在的袍子时,它们会不假思索的上前进食,因而被潜藏许久的鄂伦春人捕获。

除食肉动物外,其他动物也会有靠近或者路过,鄂伦春人则会使用弓箭来进行捕猎。

由于狍角不易携带、容易断裂,且狍角对于伪装的功能并不是很大,所以之前鄂伦春人的“狍角帽”上的狍角都很小,有的干脆没有。

在后来不需要靠“狍角帽”来进行伪装狩猎后,狍角则开始变得立体起来,起装饰的作用。

特色的文化习俗

自现代化以来,除却狩猎文化的转变外,鄂伦春人在婚礼习俗上也有着许多改变,但一些最基本的习俗还是保留了下来。

鄂伦春人对婚礼的传统习俗是父母包办,实行氏族外婚制,即氏族内部禁止通婚,这样的目的是为了防止近亲结婚,对后代的生育产生影响。

鄂伦春人的结婚流程很多,包括求婚、认亲、过彩礼、结婚等流程,男方需请媒人登门求婚,一般三次才能成。

求婚成功后,就是双方商定婚礼的流程及彩礼日期等事宜,由于受到狩猎文化习俗的影响,马匹是其主要的彩礼,在此些事宜完成后,双方还需要经历认亲的过程,男方需要在女方家中居住很长时间,多数为一个月。

在认亲期间,男女在服饰妆容上会有很大的调整,男士会换上特色的新衣服和红坎肩,而女士则会将头发梳成辫子缠在头上,此装饰属于当地的订婚标志,与汉民族传统的盘头发习俗,有着极为相似之处。在结婚之时,并非汉民族的接亲制,男方第一天需要在女方家中完成许多仪式,等到第二天的时候,女方才会和男方一起回家。

随着现代社会的到来,鄂伦春族的传统婚姻形式得到了许多修改,现在基本与汉族相同。

除去婚姻制度外,鄂伦春族在丧葬文化上还流传着风葬的习俗,有些地方也称树葬。

鄂伦春族极为推崇敬老的礼仪,晚辈需要向长辈行请安礼,平辈之间也会在见面时使用请安礼相互问候,在鄂伦春的习俗中,直呼长辈姓名属于禁忌,且对熊有着格外的崇拜。

在鄂伦春的原始信仰中,万物都存在着灵性,本身存在萨满教信仰。

在新中国之前,鄂伦春内部还保留着对原始图腾的崇拜,包括熊、虎等强大的动物,尤其是熊,他们传统意识当中,认为人是熊变的,因此在狩猎时会称呼其为“祖父”或“祖母”。


参考资料:

鄂伦春族的传统礼仪——鄂伦春自治旗

鄂伦春族情况介绍——黑龙江人民政府网

因“尔滨”爆火出圈的鄂伦春族,你了解多少?——中国水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