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量元素—铁
铁是人体重要的必需微量元素之一,是血红蛋白、肌红蛋白、细胞色素以及某些呼吸酶的组成成分,参与体内氧的运送和组织呼吸过程,维持正常造血功能,和免疫功能等。女性在怀孕期间,随着妊娠的进展,血容量和红细胞数量不断增加,胎儿胎盘组织生长均需要补铁,为预防早产、流产,满足孕期血红蛋白合成增加和胎儿铁储备需要,孕期应常吃含铁丰富的食物,孕中期和孕晚期每日铁的推荐摄入量分别为24mg和29mg。
膳食中的铁分为血红素铁和非血红素铁两种形式。动物性食物中主要是血红素铁,可直接被肠黏膜上皮细胞吸收,不易受到植酸盐和草酸盐影响,吸收率较高,是铁良好的来源;植物性食物中主要是非血红素铁,必须转化为亚铁后才能吸收,并受植酸盐、草酸盐等因素影响,吸收率较低。日常含铁量较高的食物 (单位:mg/100g可食部)
含铁量较高的食物

食物名称 | 含量 |
松蘑(干) | 156.5 |
木耳(干) | 97.4 |
鸭肝 | 50.1 |
桑葚(干) | 42.5 |
蛏子 | 33.6 |
大闸蟹(蒸) | 33.4 |
鸭血 | 31.8 |
猪肝 | 23.2 |
黑芝麻 | 22.7 |
蛤蜊 | 22.0 |
山羊肉(生) | 13.7 |
食物成分含量参见《中国食物成分表标准版(第6版)》
中国民间常认为红色或深红色的食物铁含量多,能“补血”,这种看法并不完全正确,植物性食物中显示出的红色或深红色往往不是因为铁含量高。以下列出了民间认为能“补血”的食物和这些食物中铁的含量(单位:mg/100g可食部):
民间认为补铁食物含铁量

食物名称 | 含量 |
鲜枣 | 1.2 |
干枣 | 2.3 |
黑枣 | 1.2 |
桂圆干 | 1.1 |
血糯米 | 3.9 |
红豆 | 7.4 |
乌骨鸡 | 2.3 |
食物成分含量参见《中国食物成分表标准版(第6版)》
可以看到,动物血、肝脏含铁量丰富,且所含的铁为血红素铁,生物利用率高,孕妇每周摄入1~2次动物血和肝脏,每次20~50g,基本能满足孕期增加的铁需要。此外,维生素C有助于提高膳食铁的吸收和利用率,因此在食用这些含铁量高的食物时,可配以含维生素C较多的蔬菜和水果。例如鸭血50g,韭菜150g共同炒制,可提供16.8mg铁,36mg维生素C。
如果孕妇已经发生缺铁性贫血,应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铁补充剂,并注意在日常饮食中增加膳食铁摄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