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酒文化极度盛行的我国,在历史上曾颁布过不少次“禁酒令”,无论是大禹时期还是先秦、西汉、三国,乃至明清都有。
作为一个留下无数诗酒作品的文化大国,古人向来是无酒不欢,那么为什么还会有“禁酒令”出现呢?
其实,历史上的“禁酒令”主要有以下四个原因:
一、为了国家富强。大禹、周公时期,禁酒是怕民众因为贪杯误事,做出丧失道义的事情,影响国家富强,所以才会发布“禁酒令”。不过周公也留下一个口子,“遵循礼法”的情况下还是可以喝的。
二、因粮食短缺禁酒。自古酿酒技术采用的原材料就是粮食,如果百姓粮食都吃不上了,还用仅有的粮食酿酒,百姓怎么办?所以东晋时,朝廷颁布短暂的“禁酒令”为国家应对饥荒储备。就连三国的刘备,也曾经因为旱灾实施过“禁酒令”。
三、因利益而禁酒。历史上的中国人无酒不欢,几乎成了生活的必需品。国家如果把酿酒作坊掌握在自己手中,就可以从中获得大量的盈利和税收。汉武帝刘彻连年发动战争,出台禁止民间私自酿酒的“禁酒令”,全部由官方酿造和销售。
四、因酗酒太猖獗被禁酒。北魏文成帝民间粮食充足,造酒业盛行,百姓酗酒闹事时有发生,文成帝就下令禁酒,对于酿酒、卖酒、饮酒的人甚至会处以死刑。不过,这个“禁酒令”也只做到了民禁官不禁,可见古人真是无酒不欢。
不过无论是怎样的“禁酒令”都阻挡不了千百年来酒友们对喝酒的热情,因为酒的诱惑力实在是太大了。
今天“禁酒令”也有,不过只针对特定人群的特定时期,比如特定公务人员在工作日或备勤时不能喝酒、因酒犯事的缓刑人员也可能被执行“禁酒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