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方式对个体心理健康有着极大的影响,是身心反应与应激事件的中间环节,在校园欺凌发生时能起到重要的作用。不同应对方式对校园欺凌行为的发生具有一定的影响,积极改善应对能力、加强积极应对方式教育对于欺凌、被欺凌行为的防控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

应对方式的概念界定“应付”一词源于动词形式“cope”,指处理环境中的挑战和问题的能力。随着研究的深入,心理学家赋予了应对新内涵或改变它的外延。

国外学者对其定义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观点:最早的应激研究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的医学之父Hippocrates,他认为人具有良好的自愈力来抵御外界的伤害。

Eisenberg等提出,应对特指个体面对压力时的情绪、行为、由情绪驱动的行为等方面的自我调节。

国内学者对于应对方式的定义并不统一,肖计划认为,从认知角度出发,应对方式是指当个体处于应激环境或事件时,对其进行评价,评价后为平衡自身的心理状态而釆取的相应措施。

积极应对是指采取有效的办法解决或消除内心的不安;消极应对则是逃避压力和情绪,不采取行动解决问题。

根据在应对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可为主导性和从属性应对。主导性应对是指应对主要影响压力事件,而从属性应对是配合、适应压力环境或调节情绪,在应对中起辅助作用。目前的研究当中,研究者多根据自己的研究结果通过因素分析对应对方式进行分类,使研究成果更具针对性和适用性。

弗洛伊德的心理防御机制,个人无意识地运用否认、抑制、投射和升华等来应对压力事件。其观点旨在将应对引入无意识的研究层面。

Lazarus提出过程理论,应对是指当对内部或外部需求的评价超过个人自身资源时,为持续控制内部或外部需求而做出的认知和行为努力。

应激将会引起个体短期或者长期的身心反应,而应对过程是应激与身心反应的重要媒介,包括认知评价与应对行为,此模型是应对理论中最有影响的。

应对是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它不仅认识到个体差异和时间变异性,而且没有忽视环境的变异性。

Matheny等基于上述观点,通过元分析得出结论,无论是否有意识、是否健康的,都可将一种消除或削弱压力源的努力称为应对,即便这种努力可能以痛苦的方式来承受压力的影响,首先可以根据其斗争或预防的性质来看待应对。

Murberg发现初中生的应对方式与人格特质之间存在相关,不同的人会用不同的且比较稳定的方式处理情绪,产生不同的情绪体验。

Rabinowitz从认知的角度来看,认为认知功能障碍引起的抑郁,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其影响个体对应对方式的选择,导致个体认知不足,无法采取适应策略,在困难面前使用有效手段的能力受损,更可能采取不恰当的方式。

此外,程琨探讨了应对与情绪间的关系,乐观的人能够通过做合理解释和积极的再定义产生积极情感,并能够勇敢的面对及解决问题;反之,自责的人负面情绪较多,经常回避问题。

初中生应对方式及求助、发泄维度在是否独生上差异显著。其中,独生子更易使用求助的方式,而非独生子则多使用发泄的方式。

李贺在青少年应对方式独生子女与否的差异性检验中表明,相比于非独生子女,独生子女的应对方式更为成熟理性。非独生子女更倾向于使用忍耐、发泄和幻想否认的应对方式。初中生积极应对方式在是否单亲上差异显著。其中,拥有双亲的学生使用积极的应对方式的较多。

王玉春的研究中,在应对方式方面,单亲家庭青少年的问题解决和求助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而自责、幻想和逃避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单亲家庭青少年与对照组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单亲家庭的青少年倾向于采用不成熟的应对策略。

初中生积极应对方式、问题解决和发泄在是否班干部上差异显著。其中,班干部多使用问题解决、发泄和积极的应对方式。可能是由于班干部在帮助老师处理班级事务、组织活动的过程中锻炼了人际协调、组织沟通、创新等多种能力,无形中提升了应对能力,所以班干部多使用问题解决和寻求支持的方式。

周为的研究中表明,学业成绩高分组、中等组初中生学习动机较强,当他们在学习中遇到不会的问题时,常会主动向老师寻求帮助,并且在老师的帮助下,能够对所遇到的学业困难进行更好的解决。

此外,这还与学业成绩高分组、中等组初中生的学习习惯有关。学业成绩高分组、中等组初中生不仅要求自己对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能够正确解答,还会尽可能掌握更多更好的解题方法,正因如此他们常会与同学探讨解题思路,从而在遇到学业问题时还能有多种解决方法。

相比于农村学生,乡镇的学生更易使用问题解决和积极的应对方式。城市学生在幻想维度上高于农村和乡镇学生。这可能是因为城镇学生更倾向使用问题解决的应对方式。

究其原因,是他们所处的学校教育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和家庭环境的不同造成了差异。城镇来源的学生更能感受到生存的压力,勇于面对挫折。城市学生的幻想分数较高暂未有相关的理论支撑,可能源自本研究的取样偏差。

Budge的研究表明当个体倾向于采取消极应对方式时,其焦虑和抑郁水平也随之上升,相关积极的应对方式能够减轻随之而来的焦虑和抑郁,积极成分的应对方式是被欺负者心理健康的保护因子。

研究结果显示,积极的应对方式与校园欺凌各维度呈显著负相关,消极的应对方式与校园欺凌呈显著的正相关,即使用积极应对方式的学生更不容易卷入校园欺凌,而使用消极应对方式的学生更容易卷入校园欺凌。

积极心理资本会直接影响个体对事物的态度和应对方式,个体积极心理资本水平较高时会选择以积极的方式去应对负性生活事件。而当个体倾向采取消极应对方式时,会产生不良的情绪,相关积极的应对方式能够减轻这种不良情绪。

积极成分的应对方式换句话讲是校园欺凌卷入者的心理健康的保护因子,并以此提高校园欺凌卷入者的生活适应能力,使身心健康发展。

孩子被欺凌后一定会感到难受,内心积聚无法排解的消极情绪,缺乏对挫折的耐受力,有时还会出现一些过激行为。在产生这样的负面情绪时,可以让其尽情的哭喊,宣泄出心中的不愉快。

许多学生都有发表自己想法的意愿,但有时不能在群体互动的过程中做出良好的表达,或者表达的方式违背群体意愿。有时候面对一点点小事或不能契合的问题时就会让不舒服的情绪在心中累积。如果对方不知情,会使双方觉得委屈、愤怒和不解,并因此迸发欺凌的“火焰”。

此时,若不进行沟通,便会使恃强凌弱之火“燎原”。教育者应该教育孩子在出现问题时与同学沟通,避免冲突。

同时,也要鼓励孩子表达内心感受,学会与人分享,培养他们的互助意识,使他们远离欺凌。通过家长和老师的引导和鼓励,帮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独特性,找到自己的优势,相信自己有处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被欺凌的孩子最大的特点就是不容易相信别人,他们一般采取的是和平的方式,帮助欺凌者掩饰欺凌行为,使得老师、家长都很难发现欺凌行为的发生,进而助长欺凌行为。

为了提高潜在欺凌者的自控能力、缓解行为冲动,应该要求孩子遵循“三思而后行”的思想,尽量减少不符合道德、法规和校规的行为。

鉴于此,在学校教育中,可以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班级管理和学校管理中,这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思维,增强学生的应对能力。

家长和老师也应该让孩子平时有心理准备,能冷静地处理事情,教孩子一些自我保护的方法。发生欺凌时:一是,保持冷静,通过策略的对话和环境等迂回战术摆脱困境,尽量拖延时间,争取求助机会;二是,可以向路人求助,或通过异常动作吸引周围人的注意;三是,人身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必要时放弃财物来保护自己的安全。

面对比自己更强的对手或一群人,不妨先口头同意霸凌者的要求,不要激怒对方,事后再立刻寻求帮助;最后,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威胁,都请积极寻求身边的力量,否则对方只会得寸进尺,变本加厉。